我叫常洪,2006年6月加入嘉吉中国。在此之前,做过两年管理培训生,两年包装采购。27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嘉吉一句“滋养世界”的口号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我毅然决然地收拾起行囊,告别了北京,来到了上海。
作为一家立足长远,有着战略眼光的企业,嘉吉深知人才本土化的重要性。
2007年的时候公司决定选派一批年轻的中国经理人到世界各地学习几年,接受跨国文化的洗礼。在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掌握大宗商品专业知识后,再回到中国工作。我有幸被选入了这个项目。
当时最为热门的选择是世界头号农业大国美国,但嘉吉中国区总裁Robert Aspell先生却建议我将目光放长远,去富有潜力的巴西。
当时巴西虽然也像美国一样是个农业大国,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和影响力都难望其项背。而且巴西是个葡萄牙语国家,而我只会讲英语。
Robert Aspell先生看出了我的犹豫,主动和我分享了当年他被公司从条件优越的日内瓦外派到埃及和墨西哥这些新兴市场,开拓业务的经历。
这些经历不仅仅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了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经营模式,更是培养了他全球化的视野和全产业链的思考方式,对他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巴西和中国正好是全产业链的两级,语言和文化也是迥然不同,在Robert看来这种组合是培养全球化视野和全产业链思维方式的最好选择。
为了进一步打消我的顾虑,Robert还和我从可耕种土地面积,水利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巴西农业的潜力,和相对应的美国农业所面临的瓶颈。这些亲身体会的分享和翔实的分析对于像我这样对全球农业市场认知尚浅的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
随着我在嘉吉工作的时间增长,我逐渐发现像Robert Aspell先生这样乐于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并提供职业发展建议的领导人还有很多。这可能也是嘉吉作为一家美国家族企业,能够历经150多年的历史,依然基业长青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刚到巴西时,人生地不熟,语言又是个障碍,所以连吃饭都成问题。每次外出吃饭都只能选择菜单有图片的餐厅,虽然因为沟通障碍也闹了不少笑话,但总归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在工作中,葡萄牙语就成了我必须迈过去的第一道坎。公司专门为我安排了一个葡萄牙语老师,每天早上七点我们都会在嘉吉楼下的咖啡厅学习一个小时的葡萄牙语。
我的老板Felicio Aguair是个老牌的期货交易员,一头白发,虽然风趣幽默,紧跟时事,但依然习惯每天手工记录当天的交易记录,并要求我用葡萄牙语做同样的记录。
刚开始觉得这是个枯燥乏味的工作,也抱怨Felicio的老套,但在坚持了几个月以后,却忽然发现自己能够看懂来自巴西各个产区经纪人的市场调研报告和成交记录,这点至关重要。
我所在的团队是期货交易团队,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每天在期货可交易的短短几个小时里,根据产地收购进度和港口出口船期及时做好头寸的调整。刚到巴西时,我由于语言不同,不仅自己的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在宝贵的交易时间里,还不得不经常求助于其他同事。
这种不能独立工作的局面,直到我完全看懂了产区报告和交易记录以后才告以结束,而我也才真正意义上地融入到了当地的贸易团队。
光阴飞逝,转眼之间我就结束了在巴西两年的外派,被召回中国负责华东市场。而此后的行业发展也证明了Robert先生的高瞻远瞩,在我回到国内不到几年的时间里,巴西就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影响举足轻重。
嘉吉对人才梯队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海外派遣,还体现在一整套的人力评估和职业发展规划上。
以我为例,我的职业目标是做一个负责总体损益表和团队发展的总经理。嘉吉在尊重我长远的职业目标的同时,也积极主动的帮助我制订切实可行的逐步发展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机会。
在嘉吉的十二年里,围绕这总经理的长远目标,我前前后后共经历了七份风格迥异但同样有趣的工作:从刚刚起步的销售经理,到巴西圣保罗的期货交易员,到南通工厂的商务经理和华北市场的战略拓展,到亚太区战略客户总监和产品线总监,再到业务流程与资产运作负责人,和现在的商务总监。
每一次的转变都是向我的职业目标更近一步。可能只有像嘉吉这样底蕴深厚、业务多元的家族企业,才能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提供如此丰富多彩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这十二年里,我既有过失败的痛苦, 也有过成功的喜悦。
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帮助一个国际著名餐饮集团更新换代其亚太地区餐厅用油,以提高其餐厅食物的营养价值。整个项目因为需要协调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供应商和遍布亚太地区五千多家餐厅,投资巨大的同时,也耗时长达六年之久。
在项目进行到第四年,大家都付出了巨大精力和投资的时候,一个重点市场的经营环境突然出现了不可预料的剧烈变化。出于谨慎原则,当地市场的客户紧急通知我们整个项目需要无期限的延后。
这是个重大打击,不仅仅意味着嘉吉前期所有投入都会面临重大损失,而且可能会对其他市场造成连锁效应,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当时的挫折感无与伦比,整个团队都感到茫然,部分同事甚至极度悲观,选择了离开。
好在嘉吉是一家包容和开放的企业,并有着家族企业独有的战略耐心,在关键时刻始终为提供坚定不移的支持。
时任嘉吉亚太区油脂事业部总裁的Tony Kettinger先生面对困难,并没有退缩,更没有将责任推卸给项目团队,在积极主动和总部沟通取得谅解的同时,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尽可能的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在我最为彷徨的时候,Tony认认真真地对我说:“请相信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想想你的孩子,正是你现在的努力会让他们吃的更健康,更有营养。我们做的不仅仅是生意,更是责任。如果现在放弃了,那么你将来如何对你的孩子讲述这段历史?”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正是在Tony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们整个团队也重整旗鼓,在充分研究了这个重点市场所面临的突发事件后,重新修改了从种子到种植,再到运输和加工的整个供应链解决方案,最终成功地打消了客户的顾虑,重启了整个项目。
2017年7月当尘埃落定的时候,那一刻的喜悦和成就感是对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最高奖赏。
在这六年的项目时间里,我的角色也从最初的项目协调员,到中期的项目经理,再到后期的项目总体负责人。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职场上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实现和突破。
回首嘉吉岁月,我所从事的每一份工作从来都不是那么时尚,但却充满了意义,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性经营做出了些许贡献,在为千家万户的消费者带来更实惠更营养的农产品的同时,也帮助千千万万的农民提高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我为自己能够在嘉吉这样一家既有温度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服务而由衷的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