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 小欧姐

最近,一位两年多没联系朋友发消息说,自己又失业了。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失业,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不但没能快速找到新的机会,连面试的机会都很少。

这让一向自诩“善于把握趋势”的他感到很挫败:自己这几年一直都在最火爆的行业打转,没想到风口的红利一点都没享受到,裁员赔偿倒拿了三次。

求职看趋势,难道错了吗?

追着风口求职,从山巅到谷底


“网红”的标签,几乎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吃饭要找网红餐厅,旅游要打卡网红景点,甚至很多人在求职时,也将目光锁定在那些最炙手可热、最被关注的行业和公司,认为只有在这样的领域内,才有可能快速提高身价。

但,凡事都有利有弊。

正如这位朋友,找工作始终秉持“把握趋势”的原则,过去10年,他先后加入了游戏公司、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行业,但他的职业发展却并不顺畅,要么是行业很好,但他所在的公司经营不善,要么是风口很快过去,整个行业都彻底低迷。

几年下来,他不但没能体会到财富自由的快乐,还一次次陷入了裁员失业的窘境。更重要的是,简历上越来越多的失败经历,让他离好机会越来越远。

为什么行业好,不必然等于个人发展好呢?

这涉及到“集合概率”与“时间概率”的差别。

投资大师纳西姆·塔勒布曾在《非对称风险》一书中,用赌博作为比喻,很好地解释了这两个概念。

他指出,如果我们统计一家赌场中100个赌徒在1天内的成功率,就是集合概率;但这个概率,并不等同于某一个赌徒连续100天去赌博的成功概率,而后者,才是时间概率,也是和我们个人最为相关的概率。

因为,对个人来讲,一旦他在某一天爆仓,就会彻底出局,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更谈不上什么成功概率了。

塔勒布指出,很多时候,商家正是利用这两种概率之间的差别,来迷惑我们,从而盈利的。

比如,在购买金融产品时,我们很难拿到机构当初承诺的高收益,就是因为他们展现给我们的市场回报,是所有购买这个产品的投资人的平均回报,也就是集合概率,而那些因为爆仓亏得血本无归的人,早就出局了。

同样,在求职时,我们看到的那些蒸蒸日上的风口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个整体情况,但当我们选择在其中的某一家公司任职时,却很难判断这家公司会不会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而连带我们一起“爆仓出局”。

无论是理财还是求职,只要存在“爆仓出局”的可能性,讨论收益就毫无意义。用自己的职业生涯All in风口行业,风险其实很高。

求职时、工作中,我们更应该看重什么?

那是不是说,我们求职时,就一定不能选择那些有风险的风口行业呢,当然也不是。只不过,我们需要将判断“好工作”的标准,从“是不是风口”,转向那些更本质的因素。

1)提升技能是根本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大学毕业后加入一家叫做酷讯的公司,担任后端工程师。

当时,除了后端技术外,公司内几乎所有的事,从前端技术、产品设计、销售方案,到新员工培训,张一鸣都会关心并主动参与。

这样的工作方式,让他很快得到了晋升,更重要的是,他在此期间积累的技能和经验,对他未来的创业,大有帮助。

同样处于风口中的互联网行业,酷讯公司本身并没能“好风凭借力”,成为头部企业,但张一鸣却凭借过硬的能力和超越常人的认知,做到了平步青云。

可见,个人与企业、行业之间,并非只能是依附关系。选择风口行业,却只想着凭借行业的火爆势头躺赢,才是陷入被动和不确定性的根源。

正如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所说,“今天还有哪些顾客需求无法从现有产品和服务中满足?这个问题,是真正长久的公司和借风口而起的公司的区别,任何人,只满足于随波而升,也将会随波而降。”

加入风口行业的真正意义,不应是赚钱更容易,而应是成长更迅速。

2)职位设计是否合理

想要拥有难以替代的核心技能,除了我们自身的心态调整外,公司是否在职位设定上给予机会,同样重要。

一位职业经理人,就遇到了类似的困惑。

她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了近6年,因为能力出众,深得领导信任,在公司内部发展得很不错。

但近期,公司整体经营出现问题,她也准备跳槽,这时才猛然发现,这6年多的工作经验,却很难帮她找到心仪的机会。

原来,多年来,她完全是根据公司的需要和安排来工作:建了新的分公司,她就被派去担任办公室经理,负责筹建;公司有了公关危机,她又被调任为公关主任,处理舆情;等到公司发展顺畅,她又被安排在总裁办,担任董事长助理。

虽然每件工作她都完成得不错,但每个岗位的实际工作经验不足2年的现实,还是让她在应聘新工作时减分不少。

在求职和工作中,我们往往会花许多精力判断行业是不是朝阳、公司是不是靠谱,却很少认真分析,岗位的职责设定是不是足够清晰,是否与市场需求相匹配,而这些,往往会决定我们未来的路。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谈到,公司内的职位设计是否合理,关乎人才发展和企业的人才保留。

他指出:“过窄的职位设计,容易导致年轻人离职或变成老油条,变消沉。职位设计要要求严格,但涵盖广,不要过于具体。要给未来的变化留出空间,应成为工作的引导,要使人早日能发现自己究竟是否合适。”

3)重视“非现金”收益

《哈佛商业评论》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88%的知识型员工表示,在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时,他们会优先考虑工作时间、地点完全自由的职位。76%的受访员工表示,相较于上班距离,自己更看重生活方式(家庭和个人的兴趣),未来也将在能够同时兼顾二者的地点寻找工作机会,哪怕收入降低也没关系。

更灵活、更自由的工作方式,已经成为职场人对未来工作的新诉求,这样的趋势,在疫情后变得更加明显。

除此之外,在个人IP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时代,员工已不仅满足于在公司内部实现个人成就,越来越多的员工希望在职场内外形成自己的个人影响力。

因此,公司是否允许员工在业余时间有更多尝试,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也都会变得更重要。

更灵活的工时间、更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等非现金因素,也是我们在评估一份新工作时,不可忽视的评判依据。

写在最后

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迭代速度都远远高于从前,一个行业从朝阳到夕阳,可能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作为职场人,我们很难真正做到及时预判趋势,抓住风口。

与其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去追逐不确定的风口和网红的标签,不如调整方向,去把握那些我们更能掌握、更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