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产业链外迁的话题经常被提及,尤其在国内疫情出现反复后,更是备受关注。

很多人注意到,除了一些外资企业将原本设在中国的工厂迁往越南、柬埔寨等地,一些中国企业也直接将生产线设在了东南亚。

中国的制造业是否真的失去了优势?外资企业在中国,又会作何打算?

近期,领英专访了迪卡侬(中国)全球采购和智能制造人力资源总监皮辉 Karen

作为在中国拥有全产业链布局的知名外资体育用品集团,迪卡侬对中国市场和人才趋势,有着自己的见解和布局。

 

聚焦智能制造,助力中国“后供应链时代”

谈到迪卡侬,很多消费者会首先将其看作一家大型体育用品零售商。

但实际上,零售只是这家拥有 46 年历史的法国企业的业务之一。其更准确的身份,是综合性体育用品集团——集研发、设计、生产、采购、物流、零售为一体,覆盖全产业链。

而中国,是迪卡侬除法国总部外,海外唯一拥有全产业链布局的国家,占据其全球采购量的 40-50%。

可以说,中国不仅是迪卡侬重要的市场,也是集团业务发展创新的关键据点。

面对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Karen 认为,发展智能制造,聚焦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打造敏捷高效可持续的供应链,是保持中国制造业国际地位的关键

除了自身的转型焕新,迪卡侬也认识到,只有帮助整个产业链共同进步,才是真的成功。

因此,迪卡侬为供应商提供了从资源到技术再到培训的全方位支持,帮助合作伙伴一起完成制造升级,共同开启中国的 “后供应链时代”。

面对国内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一些人选择了转身离开,但更有担当和社会责任的企业,则在寻求用更积极的方式应对变化,实现共赢。

 

后疫情时代,人人都要成为管理者和领导者

对于迪卡侬这样一家员工众多、业务遍布全球的企业来讲,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绝非易事。而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数字化转型,叠加疫情的影响,让公司的人才管理面临更大挑战。

对此,迪卡侬用 “权责自主” 和 “网状组织” 两个策略,兼顾了灵活与高效。

权责自主,是指将权利下放,把更多决策权交给当地和贴近顾客的一线员工。

与之相伴,在组织结构上,迪卡侬也打破了从上到下的金字塔型架构,采用更扁平的网状结构,通过跨部门、跨供应链、跨地区横向沟通,以项目制完成工作。

这种看似松散的管理方式,对领导者和员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迪卡侬(中国)全球采购和智能制造人力资源总监,Karen 认为,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中,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自我管理力和横向领导力

而这,也是在越来越多变的职场环境中,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共同期望。

疫情爆发后,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变得更加灵活。领英平台上远程职位占比增长了 8.5 倍以上,新的远程职位数量还在增加;另一方面,应聘者对远程工作的兴趣也在明显提升,在领英美国平台上,远程招聘信息的浏览率是现场招聘信息的 2 倍,申请率是后者的 2.5 倍。

当员工与管理者身处两地成为常态,那些需要更少监督、能更好进行自我管理的员工,将受到青睐

同样,在去中心化的网状组织结构中,更多的工作是以项目制的形式推进,员工除了自我管理外,也要与不同地区、部门的同事沟通协调,并作为项目负责人,把控项目进展,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这些,都让具有横向领导力和影响力的人才,变得稀缺。

Karen 指出,在当下及未来的职场中,领导力不再只是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更是每个优秀人才都需要拥有的能力

 

用大道至简的底层逻辑,解决纷繁复杂的人才问题

古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

作为一家在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业务的集团化公司,迪卡侬对待人才问题,同样遵循大道至简的原则。

 

1)“发现” 而非 “改造” 员工

管理 Z 世代的年轻员工,被很多领导者看作当下最为棘手的人才难题。

但在以 “活力、责任、慷慨、真诚” 作为价值观的迪卡侬,跨代际的沟通和管理,变得十分容易。

在迪卡侬,我们希望每位员工都能 “做他自己 be myself ”。

公司会用一系列培训和测评,帮助员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天赋、优势和志向所在。在此基础上,再去寻找个人与企业间的交集,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于注重自我的年轻人,这样的方式,既能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也能帮他们更好地融入公司,明确定位。

“承担工作责任的前提,是先要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导者,找到自己内在的生命力。” Karen 总结到。

顺势而为,建立个人与企业的内在联接,胜过任何管理手段

 

2)双向培养,满足数字化人才需求

数字化浪潮的冲击,让各行各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而对于迪卡侬来讲,其产品涉及服装、运动器械、单车、电子等众多领域,职能覆盖设计、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其对数字化人才的专业性和多样性需求,都更凸出。

面对这些挑战,Karen 谈到,解决人才难题,外部招募和内部培养缺一不可。

一方面,迪卡侬充分利用领英平台的人才资源,及时了解行业动向。目前为止,公司已通过领英平台成功招募多位十分稀缺的专业技术人才。

这些具备硬技能的人才入职后,会通过进一步培训,快速了解、融入迪卡侬文化,增强软实力。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有很强学习能力的内部员工,公司会为其提供市场最急需技能的培训,提升硬实力。

 

3)关注内驱力,是员工保留的关键

尽管有着先进的管理方式、具有竞争力的薪资水平,但在迪卡侬看来,留住人才的核心,是关注员工的内驱力,这一点,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当下,尤为重要。

比如,面对愈发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很多企业会简单地用高薪解决问题,期望用物质条件,留住员工。

但疫情后,职场人的心态其实已经发生了转变,除了工作,一些人希望花更多时间照顾家庭,也有人更关注内心的满足,而非物质享受

这些并不能用钱解决的需求,才是企业更应该花时间了解和应对的。

Karen 指出,无论是哪个世代的职场人,他们希望被看到、被认可,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驱动力,都没有发生改变,关注并满足员工的这些需求,才有可能留住他们的心。

在谈到员工关怀时,我们常常会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但在 Karen 看来,工作与生活,并非处于天平两端、随时等待被比较的对立事物,它们更应该像太极中互相追逐、不断完善的两条鱼一样,互相融合,取得和谐。

正如迪卡侬倡导的“员工首先要做他自己”的理念,快乐工作、认真生活,本就是每个人获得身心健康的最有效方式。

 

写在最后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谈到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时,曾反复强调 “员工第一”。

在他看来,企业只有首先将员工的苦乐放在心上,真正关心员工,才有可能激发潜能,创造更大价值。

对于零售行业来讲,更是如此。唯有开心的员工,才有可能为客户带来愉快的购物体验,最终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这些,都是无法用金钱获得和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