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陆坚

 

 

2018年年底起,不少本土新兴经济的头部公司纷纷裁员,大型公司相继传出重大结构调整消息,关于资本寒冬、互联网寒冬将至的讨论不绝于耳。

对此,很多人也问我怎么看,不仅仅因为我是全球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的中国负责人,也是因为我曾亲历过2000年那次美国互联网泡沫危机。

以史为镜,当时的美国互联网发展宛如今天的中国,众多新兴初创企业过度追求互联网新经济的概念,刺激股价飙升;最终由于违反价值规律,梦想随着泡沫膨胀破裂,导致股价暴跌,倒闭破产。

泡沫是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这次中国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与上一次美国的经历有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次互联网泡沫危机都是非理性繁荣,新技术出现以后,驱动了投资的热情,慢慢演变成被热钱刺激的投机泡沫。其次,都有脱离现实的“概念经营”问题,比如前两年被热捧的“共享经济”,就如早期的互联网“新经济”,仿佛任何业务只要是“共享模式”就能赢得资本的追捧。

当然,也有一批伟大的公司在大浪淘沙中生存下来并繁荣至今。比如1995年成立的亚马逊,1998年成立的谷歌。谷歌和亚马逊的成功案例被大家所熟知,但我们从同一批的失败者案例中能获得更多启示。比如成立于1996年的Webvan,被CNET列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互联网泡沫。

这个做“B2C网上超市”的食品生鲜零售商,通过互联网接收用户订单,然后将商品送到用户家中这样具有变革性的创新购物方式迅速红遍美国。当时Webvan计划为美国26个大都市市民提供服务,并承诺可以在30分钟内送货上门。风险投资商和华尔街疯狂地向其注入超过8亿美元投资。很快Webvan的第一个仓储系统全面上线。

 

1999年8月份正式上市后,这家公司备受追捧,在最高点时市值达到了80亿美元,但是Webvan在没有达到盈利平衡点之前,就已经覆盖到33个城市,迅速耗尽了8亿多美元的风险投资和IPO融资,最终在运行了两年之后于2001年7月宣告破产。

现在来看,Webvan的生鲜O2O电商概念依然先进,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办法做到盈利,比如高昂的配送和仓储成本。

12年后,亚马逊做了相同的事但是成功了,应用了相同商业模式的AmazonFresh吸取了Webvan的教训,放缓扩张速度,将配送范围限制在潜在顾客高度集中的地区,并且坚持不懈地注重仓储效率。

在配送食品杂货时,亚马逊同时还可配送书籍或电子产品来分摊成本,亚马逊云计算服务的普及也大大降低了在线业务的运营成本,并且随着互联网速度和带宽能力的提高也让消费者的在线购物体验更舒适。

 

最后,就是面对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心态。

美国2000年那次泡沫之后,很多年轻创业者持有一种非常不甘的情绪,仿佛身上还有一股没有使出来的劲,继续寻找新的创业机会,但现实是资本枯竭,市场机会也随着泡沫破裂消失了。特别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时在硅谷曾看到有汽车上贴着“Give me another bubble,please”的车尾贴,尽显不愿离场的心情。

今天,中国正在经历的这场互联网寒冬,使得很多初创企业被迫中途离场,依然有不少的年轻创业者心有不甘,但是上游资金的枯竭使大部分企业必须视现金为王,回归理性后开始思考在缺少现金的时候如何活下来。

有人说互联网行业过热之时,资本市场如同“火上浇油”,当泡沫破裂时就是“冷水浇头”,大家静下心来,沉淀商业模式,从长计议。

从一个基础发展角度来说,大多数人认为经历过这个泡沫破裂是有必要的,在经济下行之时企业可以回归理性,打磨适应市场的商业模式。

参看美国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很多伟大的企业正是经历了那次大浪淘沙之后才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而辩证地来看,那样的环境反而给这些企业一个沉淀自己的机会,可以潜心研发产品、完善技术,打磨商业模式,不需要在一片噪声中和别人比声量,不需要在泡沫膨胀的时候被迫为了资本而做事。

如果企业能够活过这个互联网寒冬,当走出低谷的时候就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实力强劲的行业巨头。

 

新经济企业的新机会

那么,我们如何前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向领先者学习。四年前,领英开始在全球发布“顶尖公司排行榜”,基于求职者覆盖面、参与度、职位关注度和员工留存度而排列出各个国家职场人最向往的企业。

2019年,在中国我们也首次发布这个“排行榜”,有25家中外企业深受中国职场人追捧,其中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复星和蔚来位居前五,同样入围榜单的也包括多家本土新经济企业,它们在品牌认知、品牌好感、人才吸引和人才保留各个环节的表现出色。

从领英“顶尖公司排行榜”的行业分布来看,来自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占比高达70%,其中包括13家互联网企业。再与领英全球其他国家的榜单结果相比,中国本土新经济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明显,如在英、法、德等发达市场,金融、制造和汽车等传统行业的公司仍占很大比重。而同为首次发布该榜单的日本,则是谷歌、亚马逊、甲骨文等跨国企业名列前茅。

 

中国本土新经济企业对人才吸引力大增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经济近年来的突飞猛进,以及政府从监管到资本,从技术到人才,出台多方面支持性政策,鼓励创业创新,构建出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要素生态和供给体系。这一切都为新经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推动这些公司一跃成为中国职场人士最向往的企业。

另外,排行榜显示本土企业颇受中国职场人士的青睐,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认识并重视雇主品牌建设,并为员工提供更多职业路径的发展空间及可能性,已逐渐成为顶尖人才所向往的、理想的工作选择。

此外,上榜的不少中国企业在不同程度地拓展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

 

拥抱和应用新技术 建设人才智能

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企业如何拥抱和应用新技术成了一大挑战。企业在评估和应用新技术时经常陷入的误区是,短期内高估了新技术的冲击,而从长期低估了技术的潜力。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挖掘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会给解决这个问题带来新的思路。与以往简单分析数据来进行招聘不同的是,大数据在评估保留率、技能缺口、待遇、候选人诉求、人才供需关系、竞争对手人才指标以及预测招聘需求、招聘成功率的正确性上有空前的提升。

 

对于成长型企业来说,它所处的行业竞争度高,同时也面临着来自传统大型以及新兴企业的双重挑战。国内企业如果想在国内外市场快速扩张,那么自然对专业人才的获取速度要求高,需求量大。而对于成熟行业或者是大型企业而言,转型升级一直是企业创新升级的重心。中国企业擅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也在不同程度地往产业链上游延伸。

企业需要认识到的是,人力资源和招聘行业已经从直觉导向转向数据导向,人工智能是效率提升的主要手段。

一家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就通过“领英大数据洞察”来解决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问题。它们的难点在于具有跨行业背景的目标人才存量较少,竞争激烈;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还比较弱,对目标人才的吸引力较低,获取成本高。因此,该企业一方面通过数据挖掘扩大搜索范围、通过能力数据的挖掘精准地找到更有可能吸引到的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宣传雇主品牌来打开局面。

 

最后,我想分享从贝索斯连续20余年致亚马逊股东信中所感受到的一位持续创新型企业家的智慧——有长远的愿景并矢志不渝。大量新技术的发展对如何吸引合适的人才并保持一个长期成功的组织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就要求企业的决策者更要做好准备,应对大趋势所带来的自我颠覆。在颠覆的同时还要保证不偏离轨道,明确的目标和愿景就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陆坚为全球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的中国负责人。

本文首次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